陜西剪紙分布情況:陜西是北方地區的剪紙大省。陜西文化禮品定制在民間手工藝品中,剪紙是流行最廣泛的農村婦女手藝,常常作為檢驗婦女是否心靈手巧的項目之一陜西剪紙分布按地域特點分為陜北、關中和陜南三個地區。陜北地區有延安、洛川、黃陵、宜君、富縣、安塞、延川、榆林地區(靖邊、定邊O牛耕圖(陜北安塞剪紙)綏德),其中安塞洛川、宜君、富縣創作傳統剪紙較為活躍。當地各縣文化館在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先后多次舉辦婦女紙培訓班或下鄉挖掘、收集和調查研究傳統剪紙情況。
1982 年,洛川文化館收集到萬件以上的剪紙。安塞剪紙手藝人較多,有老中青三代,每年都舉辦剪紙創作班。榆林地區以靖邊較活躍,得益于當地文化館的推動,創作有不少傳統剪紙作品。此外宜君、富縣也挖掘和創作出大量帶有當地鄉土風格的剪紙作品。
宋代剪紙用于各種領域之中,并且在南宋時期,還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立秋時,滿街市到處都是賣揪葉的,婦女們就會買揪葉剪成各種花飾佩戴,迎接秋天的到來。陜西文化禮品定制宋代剪紙最大的創新便是瓷器剪紙印花圖案,它是在施釉之時,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到了明清至民國時代,民間剪紙藝術越發成熟,已經走向鼎盛時期,這時候的民間剪紙藝術運用范圍就更加廣闊了,凡是民間彩燈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再加工而成的。剪紙在上世紀40年代未期一度衰落,及至20世紀70年代末,又重新恢復和活躍起來。